“新常态”作为新一轮改革序幕关键词的热度还未退去,“互联网+”、“大数据”又相继成为各产业转型和未来发展的指南针。余额宝的推出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,部分央企、国企的“两化融合”,无不体现了“互联网+”和“大数据”的思维。
所谓“互联网+”,是指“互联网+各传统行业”,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,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,创造新的发展生态。这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,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,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,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,为改革、发展、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。“大数据”,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、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,“大数据”的本质是新的数据处理模式,以使企业具备更强的决策力、洞察力、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、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。
企业在应用“互联网+”思维转变经营模式的同时,也会利用互联网提高自身的管理层次和素质,百度文库、道客巴巴等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多个行业、多个模块的方法论和管理提升案例,成为企业管理者名副其实的知识库。
笔者认为,当前背景下,咨询行业可谓是面临着内、外双方面的挑战:
首先,咨询行业需要借助“互联网+”思维实现自身的突破和转型。更快探索、掌握互联网与咨询融合法门的咨询公司,可能将打破传统咨询行业的地域限制、甚至是品牌限制,利用互联网接触更广泛的企业,借助社交软件展开售前工作,突出特色、挖掘并引导客户需求,最终签单。
其次,咨询行业需要建立“大数据”思维,并切实运用在项目挖掘和实施环节,这对于市场咨询、战略咨询等为主业的咨询公司尤其重要。数据对于咨询公司的重要性难以言语,没有数据支撑的分析结论和成果,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,其结论也可能被推翻致使整个项目以失败告终。但咨询公司往往不太具备一手数据搜集能力,其数据大多来源于网页、论坛或其他数据提供商,未来咨询公司可在运用数学建模、经济学模型、财务模型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,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模型,并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改良和优化。
最后,咨询行业还将面临管理知识来源广泛、管理素质不断提升、日益注重内部咨询的客户的挑战。笔者认为,这实际上是对咨询公司新知识学习能力、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验。只有做到比客户更快速、更全面了解“互联网+”和“大数据”时代的运营模式,推出符合趋势的咨询产品,才能为客户提供针对性、先进性的服务,才能让其感受并进一步认可咨询公司的价值。当然,咨询公司还可以将客户群调整为中小企业甚至是小微企业,在提供传统咨询服务、维持经营的同时为自身的转型赢得时间。